(一)震丰缫丝厂(震泽制丝所)
民国15年(1926)春,震泽丝业界施省之等牵头,在丝业公会募集机械丝厂建设股金,并在震泽东栅张湾桥处购田40余亩,聘请上海工程师进行设计,拟名为震纶丝厂。民国17年,与上海丰泰丝厂厂主孙荣昌(宁波人)等合作兴办,定名震丰缫丝厂,总投资为8万银圆。民国18年4月27日,正式开工,人员有女工600人,男工10余人,职员30余人;设备有意大利产坐式缫丝车208台,千叶式煮茧机1台,带川式水汀烘茧机2台及发电机等;设缫丝、剥选、整理、金工等车间,还设有食堂、宿舍、医务室等后勤设施;日产厂丝1担余,使用金双豹、玉佛牌商标。民国19年下半年,续建第二缫丝车间,再排意大利产坐式缫丝车208台,并续招工人。全厂工人增至950人。为当时吴江县第一大厂。该厂厂丝产量:民国20年为450担,民国21年为660担,民国22年为650担,民国23年为580担。震丰缫丝厂开业以后恰逢丝市不景气,加上茧源不丰,造成开工不足,厂方曾到无锡、宜兴等地组织当地余茧,因茧质低劣,缫折大而致成本高,缺乏竞争力,加以董事会内部不团结,经营每况愈下。民国23年底,震丰缫丝厂无法摆脱困境,被迫停产。
民国25年(1936),省立女子蚕业学校租用该厂(为期10年),利用当地劳力,开办震泽制丝所。为了当年能开工,先改为小籰复摇,而加用接绪器,废除打盆。其时由于茧价低落,卖茧不如缫土丝,以致茧源稀少。又鉴于当时蚕业合作社蓬勃发展,震泽制丝所开展面向蚕业合作社的代烘代缫业务,使工厂利益与蚕农利益相结合,生产进入正常轨道。是年,产厂丝1200担。民国26年4月,在县农本局、震泽江丰银行支持下,震泽制丝所先将一个车间的坐缫车改装为国产环球式立缫车,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但好景不长,11月17日,日本侵略军沿公路向西进犯震泽,震泽制丝所留守警卫被日军枪击致死,厂房、设备俱被焚毁,仅存茧库与烟囱。其后,在日伪当局出版的第七期《华中蚕丝报》上登载两帧日本人所摄震丰缫丝厂被毁后的照片,标题为“抗日主义者之罪状”,副标题为“化为废墟后之震丰丝厂”(这是日军侵华之罪证)。抗日战争胜利后,该厂未能恢复。
(二)震泽区开弦弓村有限责任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丝厂
民国18年(1929)2月23日,震泽区开弦弓村有限责任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成立。建社伊始,筹建机械丝厂,总投资5.3万元,除股金外,先后两次向江苏省农民银行贷得开办费1.5万元,原料周转金2.1万元,余数由震泽江丰银行筹措。3月,在村东购地4亩。4月,进行土建,共建厂房17间,楼房6间,耗费9700元。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将广东欧谭惠所赠之全套小丝厂机械设备拨给该厂使用。8月5日,震泽区开弦弓村有限责任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丝厂鸣笛投产,全厂工人70余人,设备有日本铁木结构缫丝机32台,复摇车16台。是年,产厂丝41.31担,产品定名“蜜蜂牌”,以示勤劳团结。民国19年,再添置日本式5绪缫丝车、复摇车各5台,另设小锅炉1台。是年,丝价低落,工厂连续两年亏损7194余元。民国21年,工厂运转一度困难,遂兼营代缫业务,勉力维持。民国24年,进行技术改造,缫丝车改装成新式立缫车,产量跃增,“蜜蜂”牌厂丝在上海打开销路,业务转向兴旺。该厂一度为省立女子蚕业学校实习基地,故又名实验丝厂。震泽区开弦弓村有限责任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丝厂为中国近代史上兴办的第一个农村丝厂,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瞩目。各级合作组织及中央合作研究班相继到开弦弓进行考察。徐绍阶在《本省唯一之模范合作社》一文中评论该社“份子健全,组织完密,自选种育蚕,至于缫丝,无不采用科学方法,以故业务发展,有蒸蒸日上之势,非独一县一省生产运销合作之楷模,抑亦全国之标榜也!”日本学者古田和子说:“开弦弓村开设的一座小规模的缫丝厂,虽是农村发展迈出小小的一步,却是现代中国极有价值的试验。”
吴江沦陷期间,该厂短期(约二三个月)被迫为湖匪代缫抢掠来的蚕茧。后,该厂受尽日伪当局的摧残,所有机械终被全部夺去,村民愤而自毁厂房。后来该厂未恢复。
表2–2 民国18年(1929)至民国24年震泽区开弦弓村有限责任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丝厂经营情况表
年份 |
社员供蚕茧数 (担) |
外购蚕茧数(担) |
自缫蚕丝产量(担) |
代缫蚕丝产量(担) |
开工日数 (日) |
民国18年 |
527.07 |
– |
41.31 |
– |
176 |
民国19年 |
591.55 |
– |
43.18 |
– |
204 |
民国20年 |
415.73 |
– |
32.21 |
– |
145 |
民国21年 |
202.92 |
92.10 |
22.21 |
25.63 |
107 |
民国22年 |
307.87 |
45.37 |
40.46 |
5.00 |
186 |
民国23年 |
255.35 |
330.00 |
57.84 |
– |
187 |
民国24年 |
375.80 |
301.08 |
64.21 |
– |
199 |
(三)平望制丝所
民国25年(1936),省立女子蚕丝科职业学校为筹建平望制丝所筹集资金,得到上海新华银行总经理王志莘夫妇的金融支持,并派洪震寰为驻所会计,协助管理资金调度。民国26年元旦,平望制丝所破土动工,地址在平望镇西栅油车坊旧址。5月底,厂房建成,设缫丝、复摇车间,茧库,烘房,锅炉房等。设备有国产环球式立缫车60台(1200绪),复摇车40台,104单笼千叶式煮茧机1台,八段型循环大和三光式烘茧机1台。省立女子蚕业学校拟将平望制丝所办成缫丝模范工厂,设备由上海环球铁工厂派员安装。6月初,自设门庄开秤收茧。4天后烘茧机开始运转。同时招考、培训选剥、缫丝、复摇女工。7月初,开始缫丝。首批厂丝送上海商品检验局检验,品质优良。平望制丝所经理亦为费达生,厂长项志生。9月上旬,日机空袭平望,第一枚炸弹落在制丝所煮茧车间屋顶,幸未爆炸。10月初,迫于局势,制丝所关闭。11月,厂房被毁,设备被日军拆走,仅两层楼的茧库被作为日本警卫队驻地而幸存下来。抗日战争胜利后,该所未能恢复。
(四)国营震泽缫丝厂
1958年11月,国营震泽缫丝厂开始筹建,厂址设在震泽镇麟角坊参差浜。这是吴江第一个国营缫丝厂。在建厂过程中,苏州第一丝厂调拨44台国产立缫机,派遣17名熟练工人及技术人员,支援该厂建设。除立缫机外,其余设备均系自制。1959年元旦试车成功,2月投产,全厂职工120人。1961年,工人增至192人。该厂开工4年共生产白厂丝42.99吨,厂丝品级大都在A级以上,总产值85万余元。1962年5月18日,该厂停产。后未恢复。
(五)震泽红旗双宫丝厂
1965年,原震泽镇砥定街道办的土丝厂迁至国营震泽缫丝厂原址,建立震泽红旗双宫丝厂。该厂为吴江县首个镇办缫丝企业。初办时有20台双宫缫丝机及60余名工人,专门生产双宫茧丝。双宫茧由江苏省丝绸公司调入。1973年初,因省内其他地方也兴办双宫丝厂,茧源被挤而停产。后未恢复。
(六)吴江红丰缫丝厂
吴江红丰缫丝厂的前身为虹丰缫丝厂,位于震泽镇大船港村。1967年3月,由震泽公社虹丰大队11个生产队,每队出资50元,创办虹丰缫丝厂,为大队办集体企业。初办时,有职工44人,10绪立缫机20台。5月,虹丰大队更名为红丰大队,虹丰缫丝厂更名为红丰缫丝厂。1985年,该厂有职工124人,立缫机20台,年产白厂丝8.37吨。
1990年,有职工206人,立缫车80台,年产白厂丝29吨,工业总产值538.14万元。1993年,红丰缫丝厂更名为震泽缫丝厂。1994年3月,该厂引入D201A-1立缫机2组。1996年5月,又增加D201A-1立缫机4组,当时的生产能力2400绪,有职工320人,固定资产340.78万元。由于当时的工艺限制,生丝等级为2A~3A。2002年3月,该厂将1994年的D201A-1立缫机2组进行更新,同时引进3组华龙2000型自动缫丝机。由于新设备的引进,生产总能力提升到2800绪,生丝等级达到4A以上。
2004年7月,企业实行产权制度改革,由村办集体企业转为个人独资企业,继续保留使用“震泽缫丝厂”厂名。是年,有工人180名,主要设备有华龙2000型自动缫丝机2组、D201A-1立缫机4组,固定资产580万元,年产生丝50吨。2007年,经工商局批准,震泽缫丝厂更名为吴江红丰缫丝厂,为个人独资企业。2012年底,吴江红丰缫丝厂有工人80人,房屋面积2207.44平方米,主要设备有华龙2000型自动缫丝机3组、D201A-1立缫机4组,打绵机4台,年产生丝50吨,丝绵40吨。
(七)吴江晋昌制丝有限公司
吴江晋昌制丝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八都缫丝厂。1967年10月,八都缫丝厂成立,属八都公社社办企业,厂址设在八都集镇原乙真庵内。利用乙真庵1000余平方米的房屋,设立缫、复摇、选茧、煮茧4个车间,有立缫车20台等设备,固定资产6万元,职工79人。1983年,该厂扩建厂房建筑面积5809平方米。是年,有立缫车80台,复摇车84台,年产值171.25万元,销售收入151.44万元,利润23.41万元。1988年2月,该厂与县外贸公司联营,更名为工贸合营吴江八都缫丝厂。是年,全厂职工728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48万平方米;添置立缫车10台,新增D101B自动缫丝机4组及相关设备,固定资产306.72万元;生产白厂丝91.7吨,产值458.68万元,利润68.03万元。
1991年,该厂有立缫车260台,D101B自动缫丝机6组,复摇车250窗,不锈钢120型煮茧机1台,自动选茧流水线5条;生产白厂丝142吨,产值785.46万元,利润164.15万元。1993年,该厂获农业部管理成果奖,被命名为部级先进企业。1995年,白厂丝价格开始下降,至1999年,该厂连续5年发生亏损,账面累计亏额为1328.25万元。
2000年1月,该厂固定资产122.62万元,全部拍卖给钱荣星,转为民营企业,厂名更改为吴江晋昌制丝有限公司。2003年底,该公司职工150人;占地面积13340平方米,CE2000型自动缫丝车6组,固定资产3930万元;产值1863万元,销售收入1669万元。2005年,该公司有职工130人,CE2000型自动缫丝车4组,年产白厂丝78吨。2012年,该公司有职工50人;房屋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CE2000型自动缫丝车3组,固定资产1350万元,全年生产梅花牌白厂丝50吨,销售收入1000万元。
(八)吴江震丰集团公司震丰缫丝分公司
吴江震丰集团公司震丰缫丝分公司的前身为国营吴江缫丝厂。1970年10月,在震泽镇东栅原震丰缫丝厂废墟上筹建国营吴江缫丝厂。1971年9月1日正式投产。是年底,全厂职工105人,设备有立缫车40台,复摇机40窗,固定资产15.23万元,占地面积2522平方米,年产白厂丝6.08吨。1972年,该厂改为两班制生产,白厂丝质量达到2A级标准。1973年8月,国营吴江缫丝厂开办县属集体企业吴江红星缫丝厂,招收新职工,全民与集体两种体制并存,由一个领导班子管理。是年,增加立缫车40台。1974年,再增加立缫车40台,共有立缫车120台,工人增至357人。1979年,企业所产银屏牌白厂丝首次被评为苏州市信得过产品。
1980年6月6日,上述两企业合并,并更名为国营吴江震丰缫丝厂。是年,有职工699人,年产白厂丝71.69吨,产值299.5万元。是年,引进日本重机公司的服装生产关键设备。1981年,设服装车间,生产丝绸服装。1983年3月31日,服装车间升格为震丰丝绸服装厂,属国营吴江震丰缫丝厂的分厂,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是年,在江苏省厂丝实物评比中,缫丝厂生产的银屏牌白厂丝被评为优质产品。1985年底,全厂职工94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3人;固定资产182.78万元,占地面积38910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17287平方米;主要生产设备有D201立缫车180台,2D101弹力式剥茧机1台,带式选茧机4台,煮茧机1台,复摇机108窗,2吨卧式快装锅炉2台,包芯丝缫丝机及其配套络筒、并丝设备1组,年生产能力为白厂丝110吨,真丝合纤包芯丝4吨。是年,该厂与国营吴江丝绸试样厂、国营吴江印染总厂协作织成的真丝合纤包芯丝(涤纶丝为芯丝,外层包复桑蚕丝,兼备两种纤维之长)织物有15个品种,其中平素类7个,提花类8个,经过染整生产练白绸3种,染色绸14种。1987年12月23日,该厂“真丝合纤包芯丝的制造方法”获国家专利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是年,全厂有职工938人,D101B自动缫丝机2组,立缫机216台(4320绪),主要产品有银屏牌桑蚕丝和银屏牌、晓屏牌各类真丝绸服装、T恤衫、男衬衫、绣花女衬衫、风衣、中高档中式棉袄、牛仔系列服装,全年产值1216万元,利润56.12万元。1988年9月25日,国营吴江震丰缫丝厂兼并吴江针织一厂。吴江针织一厂作为分厂,但根据经营业务和接受行业指导的需要,对外仍保留吴江针织一厂的厂牌和法人地位。是年,国营吴江震丰缫丝厂始用自动缫车。1989年,该厂开发真丝连衣裙生产项目。1990年底,国营吴江震丰缫丝厂有职工879人;全厂占地面积38910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17287平方米,其中生产用房8467平方米,主要设备有D201立缫车80台,自动缫丝车200台,弹力剥茧机1台,带式选茧机4台,复摇机108窗等,固定资产182.79万元;是年生产白厂丝121.54吨,产值1003万元,利润170.13万元(表2–3)。
表2–3 1971~1990年国营吴江震丰缫丝厂生产情况表
年份 |
年末职工数(人) |
白厂丝产量(吨) |
产值(万元) |
利润(万元) |
1971 |
105 |
6.08 |
25.23 |
0.92 |
1972 |
251 |
21.30 |
92.64 |
10.77 |
1973 |
152 |
36.78 |
160.57 |
18.83 |
1974 |
357 |
46.58 |
203.34 |
23.52 |
1975 |
351 |
55.00 |
239.99 |
23.47 |
1976 |
346 |
60.05 |
264.31 |
21.60 |
1977 |
428 |
60.19 |
264.64 |
5.78 |
1978 |
427 |
61.42 |
273.45 |
12.99 |
1979 |
472 |
63.55 |
281.46 |
27.06 |
1980 |
699 |
71.69 |
299.50 |
29.94 |
1981 |
602 |
81.36 |
349.62 |
33.74 |
1982 |
714 |
82.08 |
364.23 |
36.96 |
1983 |
696 |
86.37 |
423.22 |
42.34 |
1984 |
770 |
87.22 |
470.18 |
41.23 |
1985 |
958 |
91.03 |
597.10 |
36.09 |
1986 |
805 |
118.18 |
774.04 |
58.46 |
1987 |
938 |
151.07 |
931.30 |
56.10 |
1988 |
938 |
151.67 |
1017.40 |
107.00 |
1989 |
869 |
163.19 |
1219.00 |
156.00 |
1990 |
879 |
121.54 |
1003.00 |
170.13 |
1991年,该厂有缫丝机5600绪,其中自动缫为10组4000绪。1992年11月,吴江震华丝织厂并入该厂,成为分厂。1994年11月,震华丝织分厂租赁给平望福利丝织厂。是年,吴江震丰集团公司成立,震丰缫丝厂为其下属缫丝工厂,缫丝设备有缫丝机6400绪,其中自动缫10组4000绪,立缫6组2400绪。1997年,该缫丝厂有自动缫丝机4400绪,其中D301B型1200绪,D101B型3200绪,年生产优质生丝240吨。1998年,吴江震丰集团公司震丰缫丝厂更名为吴江震丰集团公司震丰缫丝分公司。1999年,震丰缫丝分公司年产生丝121.55吨。
2001年,震丰缫丝分公司主要设备有D301B型自动缫丝机1200绪,飞宇2000缫丝机800绪,D101B型自动缫丝机800绪。2003年7月,吴江震丰集团公司宣布破产,震丰缫丝分公司亦随之破产。
(九)龙鑫缫丝有限公司
龙鑫缫丝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震泽新民缫丝厂,位于震泽镇新民村西栅。1990年7月,震泽镇投资500万元筹建震泽新民缫丝厂,系镇办集体企业。1991年4月,震泽新民缫丝厂正式投产。是年,该厂有工人250人;主要设备有立缫车120台,占地面积15318平方米,房屋面积12000平方米,固定资产2000万元,年产白厂丝60吨。1993年,该厂设备更新,安装自动缫丝机6组2400绪,年生产能力白厂丝140吨,厂丝质量为3A级。产品厂丝除供应盛泽丝织厂外,通过省丝绸公司出口。
2000年,企业进行转制,由镇办集体企业转为个人独资企业,转制后企业更名为龙鑫缫丝有限公司。2008年,企业有工人100人、有D301A自动缫丝机6组,年产白厂丝120吨。2012年初,龙鑫缫丝有限公司停产。
(十)吴江神华投资有限公司
吴江神华投资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吴江市神华缫丝有限公司。吴江市神华缫丝有限公司是江苏华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其前身是坛丘缫丝厂。1970年3月,坛丘缫丝厂成立,厂址在坛丘公社坛丘大队,有员工24人,立缫机12台,剥茧机1台,复摇机16窗,占地面积4.77亩,厂房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是年底,有职工81人,工业总产值21.4万元,固定资产7.6万元。1976年4月,坛丘缫丝厂实施首次技术改造,引进12台立缫机。1985年,坛丘缫丝厂立缫机增至80台,年产白厂丝46.1吨,完成产值196.9万元,固定资产56.2万元,利润22.9万元,职工246人。1988年8月,坛丘缫丝厂进行第二次技术改造,购置国内外先进的针织织造设备台车8台,针织大圆机6台,产品结构向下游延伸,附加价值得到提高。
1990年5月,坛丘缫丝厂进行第三次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的立缫机,引进当时最先进的D301型自动缫丝机2台,实现蚕丝生产的自动化。是年,坛丘缫丝厂生产的白厂丝参加全国108家缫丝企业白厂丝产品评比,获第一名,被评为部优产品。1991年,吴江坛丘缫丝厂共有职工800人,工业总产值1663万元,固定资产347万元,利润203万元,上缴税金33.5万元。1992年,坛丘缫丝厂获农业部“全面质量管理达标证书”。
1994年6月26日吴江市体改委批准组建吴江华佳缫丝厂(集团),坛丘缫丝厂成为其下属企业。2001年1月,江苏华佳缫丝厂(集团)下属的坛丘缫丝厂更名为吴江市神华缫丝有限公司。2010年1月,吴江市神华缫丝有限公司获江苏省商务厅颁发的“缫丝企业生产准产证”。2012年10月,吴江市神华缫丝有限公司更名为吴江神华投资有限公司。
(十一)江苏华宇丝绸有限公司
2003年6月,江苏华佳缫丝厂(集团)与盐城大丰金鹿蚕茧有限责任公司各出资70%与30%共计500万元,共同收购原大丰市丝绸总厂缫丝分厂。12月,大丰金鹿蚕茧有限责任公司全额退出,将30%的股权转让给江苏华佳缫丝厂(集团)下属的神华缫丝有限公司。同时,江苏华佳缫丝厂(集团)成立江苏华宇丝绸有限公司经营该缫丝厂。公司占地面积20101.9平方米,建筑面积11355.13平方米,公司总资产4000万,其中固定资产2000万,职工总数360多人。公司主营范围有蚕茧、白厂丝、副产品,公司建设15组自动缫,拥有6吨锅炉1台,选剥流水线12条,不锈钢煮茧机2台,飞宇2000型自动缫车2组,D301B型8组,D113型复捻机14组,水处理设备一套。公司生产的白厂丝规格有20/22D、27/29D、30/32D、40/44D、50/70D等,这些规格产品都用于江苏华佳集团捻线丝、真丝针织服装或直接出口欧美地区。下属收茧站由3个发展到8个。2007年,收购鲜茧2100吨,生产白厂丝200吨,全年完成产值1600万元,销售收入2200万元。
2010年5月,因当地苏港工程建设造成用水困难,江苏华宇丝绸有限公司不得不宣布全面停产。2011年8月,公司与最后剩下的153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并发放补偿金,江苏华宇丝绸有限公司撤销。
(十二)广西华佳丝绸有限公司
2006年9月,江苏华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响应商务部“东桑西移”号召,成立广西华佳丝绸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广西来宾市象州县象州镇河西南路,占地77亩,厂房建筑面积24797平方米,拥有年产600吨白厂丝的20组8000绪自动缫丝生产线和年产30万张蚕种的蚕种场和家居服生产线。在广西区内开设四家品牌专卖店,公司又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在象州县桑蚕主产区建立万亩优质桑园和原蚕生产基地,惠及蚕农超4万户,在象州县各乡镇建立11个蚕茧收购站,年收烘干茧1500多吨。该公司总投资规模超亿元,是来宾市最大的丝绸生产企业之一。
该公司依托集团总部技术研发力量和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及广西检验检疫局的技术力量建立生丝检测研发技术中心。承担的科研项目有《缫丝触蒸煮茧新设备的研究及开发应用》《出口丝类生产企业电子质量管理系统的研究及开发应用》《高品位细纤度生丝加工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缫丝生产及茧站视频监控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示范》。共申报国家专利20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9项,外观设计2项。2012年,全年完成产值1.1亿元,利税930余万元。该公司为国家自治区科技富民强县桑蚕项目象州县示范企业、广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广西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广西十佳茧丝绸加工企业、“十二五”期间全国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
(一)苏州太湖绢麻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太湖绢麻纺织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吴江绢纺厂。1986年10月,吴江绢纺厂开始筹建。1988年4月11日,吴江绢纺厂建成投产,为八都乡办集体企业,厂址在八都集镇,全厂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4280平方米,设精练、制绵、纺丝3个车间。在建丰村白漾头设工贸合营吴江绢纺原料厂。是年,吴江绢纺厂职工195人;固定资产495.83万元,产品有AI、B2绵球,60~120S/2绢丝,产值805.6万元,销售收入534.34万元,利润70.07万元。1989年,纺丝车间的绢丝、丝生产线设备安装完成。绢丝设备有圆梳机8台,细纱机(1592锭)4台及绢丝生产前后道配套设备;丝设备有细纱机(480锭)2台,清花机1台,梳绵机2台及丝生产前后道配套设备。是年,全厂职工498人;固定资产534.38万元,产值1365.34万元,销售收入455.2万元,利润53.71万元。
1993年10月,吴江绢纺厂更名为苏州太湖绢纺集团公司,工贸合营吴江绢纺原料厂并入苏州太湖绢纺集团公司。1994年,该公司职工1714人;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8815平方米,固定资产2707.36万元,形成一家拥有8100锭精纺和3台(套)捷克斯洛伐克进口气流纺设备,精练–制绵–纺丝一条龙生产的企业,产值17311万元,销售收入7179.59万元。1999年8月,公司经吴江市集体资产评估所评估,将351万元动产(机械设备301.5万元,交通运输设备34万元,机物料15.5万元)拍卖;房屋、地产等不动产租赁给个人,公司转制为民营企业。
2000年,公司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公司建筑面积扩大到10万平方米,引进意大利SAV10自动络筒机5台,射频烘干机2台,主要产品有桑蚕绢绵球和60支、80支、120支、140支双股等规格的桑蚕绢丝,年产绢丝500吨。2003年,苏州太湖绢纺集团公司更名为苏州太湖绢麻纺织有限公司,迁址到明港大道西侧曹村白漾头,总投资4500万元。2004年,苏州市太湖绢纺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苏州市太湖绢麻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增加亚麻生产。2005年,公司有职工1325人,固定资产值3138.7万元,年产值15056.7万元,销售收入13880万元,亏损406.3万元。2008年,公司主要设备有精练、冲洗、烘干全套设备,制绵圆梳机48台、精纺机36台套、绢纺设备1.5万锭、亚麻纺纱设备20台套5120锭、自动络筒机4台、射频烘干机2台,年产绢丝291吨、亚麻产品2026吨。产品60﹪出口,销往日本、美国和西欧国家及中国香港地区。是年,公司有职工2500人,总资产1亿余元,其中固定资产6000多万元,年产值6334万元。2011年,公司停止绢纺生产。2012年,公司从事麻纺生产,固定资产值7606.3万元,职工346人,年产亚麻2525吨,年产值9615.8万元,销售收入10200.6万元,利润512.6万元。
(二)吴江八都联星绢纺有限责任公司
吴江八都联星绢纺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吴江县八都联星絮锦厂。1991年3月,吴江县八都联星絮锦厂创建,法人代表沈富明,属村办集体企业。厂址在八都乡联星村厚明港。主要设备有大车3台套(大车3台、圆梳机3台、切绵机6台、延展机3台、开茧机1台、锅炉1台及精炼配套设备)。固定资产值280万元。企业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职工45人,年产绵球40吨、落绵10吨,年产值700万元。
1998年,该企业转制,改称为吴江市联星绢纺有限责任公司,属民营企业,法人代表沈富明。公司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不变,职工85人,设备新增至大车5台套,固定资产值370万元,年产绵球85吨,年产值1500万元。2005年,公司固定资产值370万元,职工85人,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年产绵球60吨、落绵25吨,新增锅炉1台。2011年起,该公司法人代表沈震荣。2012年,该公司职工35人,设备运转大车3台套,年产绵球25吨、落绵5吨,年产值600万元。
(三)吴江市八都倪氏绢纺厂
1998年1月,吴江市八都倪氏绢纺厂成立,职工100人,属民营企业,厂址在八都镇双板村双板桥(今震泽镇夏家兜村双板桥)。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主要设备有大车8台、圆梳机8台、切绵机16台、开茧机3台、延展机8台、锅炉1台和精练配套设备3全套。房屋和设备固定资产值600万元。主要产品绵球、落绵。年生产各种规格绵球200吨,落绵20吨,年产值2000万元,产品销往浙江省宁波市、杭州市,广东省,上海市等地。法人代表倪伟国。2003年,被吴江市级银行系统评为信用AAA级企业。2005年,固定资产值600万元,职工130人,设备有大车8台套,精练配套设备3全套。年产绵球200吨,落绵20吨。八都倪氏绢纺厂被吴江市人民政府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2012年,吴江市八都倪氏绢纺厂在震泽镇曹村白漾头新增厂房,占地面积1.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新增制条设备10台套,投入2000万元;固定资产值增至1800万元,职工160人,年产量各种规格绵球200吨、落绵20吨、绵条50吨、年产值2800万元。
(四)吴江八都鑫佳绢纺厂
1998年3月,吴江八都鑫佳绢纺厂成立,法人代表沈金坤,属民营企业,厂址在八都镇桃花庄村迎祥桥(今震泽镇桃花庄村迎祥桥)。是年,该厂有职工60人,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设备有大车6台、圆梳机6台、切绵机12台、开茧机6台,固定资产值95万元,生产产绵球80吨、落绵25吨,产值1600万元。
2005年,该厂有职工60人,新增梳绵机2台(6万元),固定资产值101万元,年产精绵条20吨,绵球80吨、落绵25吨,产值1800万元。2009年,该厂有职工60人,新增梳绵机4台,德国进口精梳机5台(35万元),固定资产值107万元,年产精绵条40吨,绵球80吨、落绵25吨,产值2100万元。2012年,该厂在迎祥桥老厂南面扩建新厂,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全厂有职工60人,总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设备有大车6台套、梳绵机6台、精梳机5台,固定资产值500万元,年产绵球80吨、落绵25吨、精绵条40吨,年产值2200万元。
(五)吴江八都富鑫绢纺厂
1999年8月,吴江八都富鑫绢纺厂成立,属民营企业,厂址在八都镇庄家村庄家湾(今震泽镇花木桥村庄家湾)。该厂成立时有职工40人,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平方米,主要设备有大车3台、圆梳机3台、切绵机6台、延展机3台、开茧机1台、锅炉1台及精练配套设备,固定资产40万元,主要产品为绵球、落绵。
2005年,吴江八都富鑫绢纺厂有职工55人,新增设备大车1台套,固定资产55万元,年产绵球45吨、落绵10吨、年产值750万元。2012年,该厂有职工30人,设备不变,年产绵球39吨,落绵8吨,年产值520万元。
(六)八都金球绢纺厂
八都金球绢纺厂的前身是八都三联绢纺厂。
1999年10月,八都三联绢纺厂成立,属个人独资企业,厂址在八都镇贯桥庙后村。该厂成立时有职工40人,租用贯桥毛纺厂厂房,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55平方米,设备有大车4台、切绵机8台、圆梳机4台、延展机4台、开套机4台,固定资产值60万元。
2003年,八都三联绢纺厂更名为八都金球绢纺厂,企业增购设备大车2台套,固定资产值70万元;年产绵球50吨,落绵15吨。2003年,该厂年产值达1100万元。2005年,该厂在贯桥村村委会西侧租用土地2000平方米,建厂房900平方米;全厂有职工52人,固定资产70万元,年产桑绵球100吨,落绵40吨,年产值1800万元。2012年,全厂有职工67人,大车6台套,占地面积3870平方米,建筑面积2533平方米,固定资产183万元,其中设备82万元,房屋101万元;年产绵球100吨,落绵40吨,年销售收入1500万元。
(七)吴江八都三友绢纺有限公司
2000年3月,吴江八都三友绢纺有限公司成立,属民营企业,厂址位于八都镇勤星村吴家浜(今震泽镇花木桥村吴家浜)。建厂初,有职工30人,占地面积267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设备有大车3台套(大车3台、切绵机6台、圆梳机3台、延展机3台、开茧机3台),固定资产值50万元。该厂主要产品为桑绵球、次茧、布角头等。2005年,企业有职工30人,设备增加大车1台套,固定资产65万元,年产绵球35吨,落绵5吨,年产值640万元。2012年,企业有职工30人,占地面积267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设备有大车3台套,年产绵球25吨,落绵5吨,年产值550万元。
(八)八都华丰绢纺厂
2000年4月,八都华丰绢纺厂成立,法人代表沈雪华,属民营企业,厂址在八都镇贯桥庙后村(今震泽镇贯桥庙后村)。2005年,该厂有职工50人,占地面积245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设备有大车7台、圆梳机7台、切绵机14台、开茧机2台、延展机7台、锅炉1台和精练配套设备2全套,固定资产115万元,主要产品绵球、落绵,年产绵球75吨,落绵5吨,年产值830万元。
2012年,八都华丰绢纺厂有职工65人,占地面积363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米,主要设备同前,固定资产127万元,年产绵球85吨、落绵10吨,年产值1190万元。
(九)八都港口绢纺有限责任公司
2003年4月,吴江市八都港口绢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法人代表贺阿毛,属民营企业。厂址在八都镇林港村港口里(今震泽镇林港村港口里)。公司成立初,工厂有职工30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主要设备有大车3台、圆梳机3台、切绵机6台、延展机3台、开茧机1台、锅炉1台及精练配套设备,固定资产160万元,主要产品有绵球、落绵。是年生产绵球25吨、落绵8吨,年产值350万元。
2005年,该公司职工50人,新增设备大车1台套,固定资产值增至165万元,年产绵球30吨,落绵5吨,年产值600万元。2012年,该公司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固定资产值165万元,职工30人,设备有大车3台套,年产绵球25吨、落绵5吨,年产值510万元。
(十)八都永成绢纺有限公司
2007年3月,八都永成绢纺有限公司成立,属民营企业,厂址位于震泽镇贯桥庙后村。公司成立初,有职工30人,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设备有大车3台套(大车3台、切绵机6台、圆梳机3台、延展机3台、开茧机3台),固定资产140万元,其中设备20万元,房屋120万元。是年,生产绵球36吨、落绵10吨,年产值648万元。该公司厂房租赁支出每年10万元。2008年,企业有职工40人,增加大车2台套。2012年,企业有职工40人,设备有大车5台套,年产绵球45吨、落绵15吨,年产值1200万元。
(一)吴江赴东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化纤分厂
2008年7月,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江苏吴江中国东方丝绸市场股份有限公司。同时,经吴江市人民政府批准,原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新生纺丝分厂、辽吴纺丝分厂进入吴江赴东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运作,合并组成吴江赴东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化纤分厂,为民营企业。
吴江赴东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化纤分厂成立时,全厂工人有2000人,主要生产品种为涤纶长丝和聚酯切片。7~12月,生产涤纶长丝96918.42吨,聚酯切片23555.95吨,完成产值137138.08万元,实现利润-3003.66万元,上缴税收545.49932万元。
2011年1月1日至5月18日,吴江赴东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化纤分厂设备没有变化,工人减少至1800人;生产涤纶长丝46919.74吨,聚酯切片34920.72吨,完成产值91941.06万元,实现利润2424.79万元,上缴税金1934.87万元。5月19日,吴江赴东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化纤分厂改制为4个民营企业:原辽吴纺丝分厂分别改制为“吴江赴东瑞圣化纤有限公司”和“吴江赴东扬程化纤有限公司”;原新生纺丝分厂分别改制为“吴江赴东鑫立化纤有限公司”和“吴江赴东舜星合成纤维有限公司”。至2012年底,吴江赴东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化纤分厂的厂名还保留,但经营和核算已由上述4个新建企业独立进行。
⒈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新生纺丝分厂
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新生纺丝分厂的前身是国营吴江新生丝织厂化纤车间。1982年9月,国营吴江新生丝织厂筹建化纤车间。1985年7月1日,化纤车间启用,投资1200万元的涤纶纺丝生产线投产,填补了吴江化纤丝生产的空白。至年底,生产150D涤纶长丝450吨,150D 涤纶假捻丝330吨,总产值1581万元。1986年1月,国营吴江新生丝织厂化纤车间改组为化纤分厂,厂址在盛泽镇怀远路(国营新华丝织厂旧址)。1987年2月,第二条纺丝生产线顺利投产。
1987年7月20日,化纤分厂独立建制,定名为国营吴江新生化纤厂。1992年,第一条FDY生产线投产。1993年第二条FDY生产线投产。1994年底,全厂共有职工498人。1995年11月,国营吴江新生化纤厂隶属江苏吴江丝绸集团有限公司。1997年下半年,该企业在FDY生产线上成功开发阳离子丝。是年,新增4部位FDY生产线和8部位POY生产线,年产量从1986年的500吨增加到1000多吨;注册“舜星”商标。1998年7月6日,吴江新生化纤厂改制,分设两个非法人全资企业:江苏吴江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新生纺丝分厂和新生纺丝经营分公司。7月16日,江苏吴江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新生纺丝分厂更名为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新生纺丝分厂。尔后,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新生纺丝分厂迁至盛泽镇东环路,启用16位花色纺生产线和18位新奇纺生产线,企业生产规模翻番,长丝产量20000吨。1999年,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新生纺丝分厂启动2万吨柔性差别化聚酯切片项目,年生产切片3300吨。
2000年,该分厂投资1亿多元新增5条POY生产线,年产能力1.7万吨;4条FDY生产线,年产能力3万吨;8条切片生产线;同时新建35伏特变电站一座。2001年,该厂增加4条聚酯生产线。2002年2月,该分厂初省科技厅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是年,该分厂成功开发多功能海岛型纤维,成为国内首家生产FDY海岛丝的企业。2003年,该分厂投入资金1600多万元,继续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18位新奇纺改造生产POY海岛丝,16位花色纺改造生产FDY海岛丝均获得成功,形成FDY、POY、DTY多种规格的海岛丝生产能力5000吨每年。该分厂产品开发工作被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5年底,新生纺丝分厂固定资产61100万元。2008年7月,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新生纺丝分厂进入吴江赴东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运作。此时,主要生产设备有8万吨直熔纺生产线,年产4万吨小聚酯装置生产线10条,176位配套纺丝生产线,11台加弹机。
⒉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辽吴纺丝分厂
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辽吴纺丝分厂的前身为吴江辽吴联合锦纶纤维厂,厂址在盛泽镇带福桥堍。1984年1月22日,吴江县纺织工业公司与盛泽乡经济联合会和辽宁辽阳石油化纤公司第一纤维厂三方合资,筹建吴江辽吴联合锦纶纤维厂。1986年,筹建组移交国营吴江新华丝织厂负责。1987年12月25日,吴江辽吴联合锦纶纤维厂一期工程竣工运行,引进法国隆玻利公司二手设备9A纺丝机1套和14S牵伸机6台,主要技术和原料由辽阳厂提供,生产锦纶长丝。1988年3月,具有1000吨锦纶丝生产能力的设备调试成功投入生产。4月,二期涤纶工程启动,引进法国二手设备TF–2纺丝机等配套设备。7月,吴江辽吴联合锦纶纤维厂更名为国营吴江辽吴化学纤维厂,企业性质由县属大集体改为全民所有制。1989年6月2日,二期工程竣工运行,生产涤纶长丝。1991年起,因锦纶产品市场狭窄以及二手设备老化,该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将纺锦纶丝改为纺涤纶丝,陆续添置了国产设备牵伸机、纺丝机等,以提高企业竞争力。1993年,该厂进入“中国百家最大化学纤维企业”行列,位居第85位。是年,该企业与港商合资兴办“苏谊化纤有限公司”和“苏豪化纤有限公司”,引进日本FDY纺丝设备。1994年10月,2条生产线建成投产。是年底,全厂共有职工1300人。1995年11月,国营吴江辽吴化学纤维厂隶属江苏吴江丝绸集团有限公司。1997年5月,另2条线安装就位,新增生产能力1.4万吨。9月,按年销售收入,该企业在全国涤纶行业中排序第39名。1998年7月6日,国营吴江辽吴化学纤维厂改制,分设两个非法人全资企业:江苏吴江丝绸集团有限公司辽吴纺丝分厂和辽吴纺丝分公司。7月16日,江苏吴江丝绸集团有限公司辽吴纺丝分厂更名为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辽吴纺丝分厂。是年,被省计划经济委员会授予“江苏省技术改造先进单位”称号。1999年,该厂部分资产(主要是原合资企业的4条FDY生产线及其厂房)由新组建的“方圆化纤有限公司”租赁,尔后又实施资产转让。2003年,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同意该厂总投资10307万元,实施FDY生产线的2个项目,新增3.5万吨差别化纤维的生产能力。
2008年7月,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辽吴纺丝分厂进入吴江赴东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运作。此时主要生产设备9A纺丝机1台套;TF-2纺丝机2台套;408纺丝机1台套;20位POY纺丝机1台套;12位POY纺丝机1台套;635纺丝机1台套;72位FDY纺丝机1台套;48位FDY纺丝机1台套;35位TCS纺丝机1台套;60位TCS纺丝机1台套;48位TCS纺丝机1台套;平行牵伸卷绕机21台。
(二)吴江鹰翔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吴江鹰翔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盛泽印花厂,厂址在盛泽镇东。1984年9月,盛泽印花厂投产。1987年,该厂成为吴江县第一家产值亿元企业,跨入全国产值亿元乡镇企业行列。1988年,盛泽印花厂更名为盛泽印染总厂。1989年,盛泽印染总厂以印染为龙头,采用“老厂育新厂”的发展战略,先后创立吴江盛泽定型厂、吴江盛泽丝绸练染厂、吴江色织整理厂、吴江盛安丝织有限公司、吴江盛溢印花有限公司以及10多家经营部门,发展为纺、织、染一条龙集团型企业。是年,盛泽印染总厂投资4000万元引进日本津田驹公司产喷水织机104台。首创的“水洗真丝绸起皱”项目在江苏省优秀技术开发应用项目评比中获“金牛奖”,得到“江苏省优秀技术开发应用项目证书”。
1990年,企业产值突破4亿元。1992年10月,盛泽印染总厂经农业部批准组建鹰翔集团公司,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是年,公司投资6亿元,引进国外8条高速涤纶纺丝线。1994年,引进日本、奥地利产4条精密印花生产线。1995年11月,鹰翔集团公司被农业部列为首批全国乡镇企业集团之一,位列第三。是年鹰翔集团公司有职工4400余人,拥有5家中外合资企业、15个经营公司,与之配套的有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万吨级码头,还有热电车间、变电所和加油站等。
1999年,鹰翔集团公司由集体性质的乡镇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更名为吴江鹰翔化纤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第一期20万吨熔体直纺涤纶长丝项目筹建,2003年投产。是吴江市内首家发展涤纶熔体直纺丝企业。2005年,形成纺丝、织造、染色、印花、后整理的丝绸一条龙生产体系,具有年纺丝1.6万吨,织造1000万米,印染3亿米的生产能力,主要产品有POY、FDY等常规涤纶丝和细旦涤纶丝、三角异型丝、复合丝以及各类真丝绸、仿真丝绸、印花绸等。2005年,公司有固定资产13.6亿元,销售收入23.33亿元。2006年第二期20万吨熔体直纺涤纶长丝项目筹建。2009年8月,第二期20万吨熔体直纺涤纶长丝项目投产。公司的生产规模为年产40万吨熔体直纺长丝、年产34万吨半连续聚合和切片纺长丝。公司还有子公司热电厂,装机容量为4.8万千瓦时,年发电量4.2亿千瓦,年供蒸汽72万吨。2012年1月,吴江鹰翔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被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国家纺织化纤产品开发中心授予“国家功能性超仿真差别化纤维开发基地”称号。是年,公司被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评定为企业信用评价AAA级。
(三)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11月,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地址在南麻镇(今盛泽镇南麻社区)。该公司是恒力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子公司。
2004年,该公司的AB区40万吨涤纶长丝项目投产。2007年,C区20万吨超亮光丝项目投产。2008年1月18日,年产20万吨工业丝项目奠基。2009年,成功研发熔体直纺超细旦纤维、超亮光纤维、高支多孔纤维、无扭矩合股纤维、吸湿排汗纤维等多个类别不同规格的差别化、功能性系列产品,并迅速转化为规模化生产,《高品质熔体直纺超细旦涤纶长丝产业化》项目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的差别化率60%以上,超过发达国家50%的平均水平。2010年1月,D区20万吨工业长丝项目投产。2011年1月,EFG区20万吨民用长丝、40万吨聚酯项目投产。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业涤纶长丝以其强度高、超收缩、耐磨,广泛用于汽车工业、建筑工程、包装材料、防护设施等领域,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新产品。“恒远”牌工业涤纶长丝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四)江苏盛虹化纤有限公司
2003年2月,江苏盛虹化纤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是国家级大型企业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主体企业,公司所在地盛泽镇科技园。该公司首期项目为年产60万吨化纤丝。2004年第一批装置投产,2007年7月,第二期40万吨熔体直纺超细纤维项目投产。项目投产后实际年生产能力为80万吨超细纤维。2008年7月18日,世界第一条“记忆纤维”专业生产线在该公司投产。
至2010年,在职员工6000多人,占地面积2000亩,企业化纤纺丝总资产94亿元。该公司的主要特色是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开发出领先时代的新品。超细纤维是该公司的优势产品,产能居世界领先水平。用该纤维织成的面料,不仅适用于高档服装,且还可用于汽体过滤、保温材料、功能纸、电池隔膜等。该公司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资源可再生PTT聚酯、纤维产业链。